具备回血能力的舰船主要包括医疗船、支援型驱逐舰(如卫士、苔原级)以及搭载修复无人机的载机型舰船。这些舰船通过特定技能或模块为友军提供生命值恢复效果,是舰队持久作战的核心保障。医疗船作为专职修复单位,通常造价低廉且修复效率稳定;支援型驱逐舰则兼顾防空或输出功能,在战斗中提供战术性修复;载机型舰船通过无人机系统实现远程维修,但依赖技术值强化效果。
医疗船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专属修复技能,例如快速修理能显著缩短维修间隔,增强型修复装置则直接提升单次治疗量。这类舰船的修复效能与等级正相关,需优先升级无人机系统技术树,点选强化维修光束载机维护加速等关键节点。医疗船通常部署于舰队中后排,避免因位置过于靠前被敌方集火摧毁。
支援型驱逐舰如苔原级和卫士级,虽非专职医疗单位,但其搭载的战术修复系统在实战中表现优异。苔原级侧重群体持续恢复,适合大规模舰队战;卫士级则擅长针对性修复高价值目标,且具备一定防空能力。这类舰船的修复效果受装甲能量涂层弹药补充加速等辅助技能影响,需平衡防御与支援属性的加点分配。
载机型舰船的回血机制依赖无人机坞舱模块,以太阳鲸航母为代表的舰船可搭载修复无人机编队。其优势在于覆盖范围广,但存在维修延迟问题,需优先强化机库装甲强化紧急维修等提升无人机生存率的技术。实战中建议将载机舰与高速护卫舰编组,利用护卫舰的机动性扩大维修覆盖区域。
队长技能中的维修效率提升可增幅15%-20%治疗量,而装备能量场发生器能为友军提供临时护盾,间接降低治疗压力。需注意,修复类舰船对能量武器抗性较低,需通过装甲淬火处理等技术弥补防御短板。在舰队编成时,建议按1:4比例配置修复舰与战斗舰,确保火力与续航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