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乱斗西游的后期阶段,小白龙的使用率明显下降,这一现象与英雄定位、操作难度及阵容适配性密切相关。小白龙作为双形态切换英雄,理论上具备6个技能的优势,但实际战斗中需要极高的操作精度。人形态与龙形态的技能衔接若出现失误,会导致输出断档或生存危机,尤其在后期高强度的PVP环境中,容错率较低的特性使其难以稳定发挥。
小白龙的技能机制决定其定位偏向战术干扰而非核心输出。龙形态的漩涡吸人效果虽能破坏敌方阵型,但后期英雄普遍具备解控或爆发能力,使得控制收益降低。其技能伤害成长系数不足,面对高防御装备时难以打出有效伤害。作为近战英雄,小白龙缺乏地藏、阎罗王等传统肉盾的减伤机制,生存压力显著增加,导致其在排行榜或六人对战中容易被集火秒杀。
装备与经文搭配的局限性进一步限制了小白龙的上限。该英雄需同时兼顾物理强度、法术强度和冷却缩减属性,导致装备选择分散。后期主流玩法更倾向专精培养,例如纯输出或纯肉装路线,而小白龙的混合需求使其难以达到极致效果。风雨芭蕉等攻速装备虽能提升普攻频率,但会牺牲关键防御属性,在对抗高爆发阵容时尤为吃力。
从团队协作角度看,小白龙的功能性容易被替代。后期阵容更注重技能联动与爆发配合,例如孙悟空+哪吒的物理速杀组合,或嫦娥+太上老君的法术AOE体系。小白龙的搅局能力虽独特,但缺乏决定性控场或治疗技能,无法像铁扇公主或观音那样改变战局走向。其种族属性为佛系,在仙克魔、魔克佛的循环克制体系中,容易被特定阵容针对。
小白龙的培养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也是关键因素。相比白骨精、蜘蛛精等后期强势英雄,小白龙需要更多资源升星和装备支持才能达到同等战力水平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玩家更倾向培养泛用性更强的英雄。尽管超级联赛中有高手通过精准操作展现其潜力,但普通玩家难以复现这种上限表现,导致该英雄逐渐边缘化。